大願法師講述: 法念處

什麼是法?


法,是可以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;也可以說是「法則」、「方法」;「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」的法則,亦簡稱為法。

生活中的「方法」和「法則」範圍很廣;而法念住的「方法」和「法則」,就是內觀、見緣起。

「內觀」所緣和「見緣起」的對象,是「色法」及「名法」。

色法 (身),是五蘊中的「色」,指的是身體、物質。

名法 (心法、心),是五蘊中的「受」、「想」、「行」、「識」。

四念處的集、滅


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(六○九)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我今當說四念處集、四念處沒。諦聽,善思。何等為四念處集、四念處沒?

食集身集食滅身沒。如是隨身集觀住,隨身滅觀住,隨身集滅觀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永無所取。

如是觸集受集觸滅受沒。如是隨集法觀受住,隨滅法觀受住,隨集滅法觀受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都無所取。

名色集心集名色滅心沒。隨集法觀心住,隨滅法觀心住,隨集滅法觀心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則無所取。

憶念集法集憶念滅法沒。隨集法觀法住,隨滅法觀法住,隨集滅法觀法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則無所取,是名四念處集、四念處沒。
食集則身集,食滅則身沒: 食物的滋養,是身體得以聚合成長的原因;沒有了食物,身體也就無法繼續存在。
觸集則受集,觸滅則受沒: 根、境、識相遇而生觸,「觸」是我們有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的原因;沒有了「觸」,自然也不會有接下去的「受」。

法念處的修行方法


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(八一○)

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、斷、無欲、滅,如無常、斷、無欲、滅觀住學,是聖弟子爾時法法觀念住,異於法者,亦隨法比思惟,是名修安那般那念,滿足四念處。

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八)

於色生厭、離欲、滅盡,不起諸漏,心正解脫,是名比丘見法涅槃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於識生厭、離欲、滅盡,不起諸漏,心正解脫,是名比丘見法涅槃

由以上經文可知,只有見五蘊緣起的無常性,才能確認無常故苦的事實。行者只要確認無常故苦的事實,就會確定苦是來自於對五陰的欲貪,但五陰是無常生滅法,因此無法做到欲令如是,不欲令如是,因此就會引生苦,此謂苦集。只要確定無常故苦及苦集,自然就會生起斷除對五陰欲貪的志願,因而學習八正道、實踐四念住,直到無欲,徹底地滅盡欲貪,完成正定。

雜阿含經卷第十二(二八三)

若於結所繫法,隨生味著、顧念、心縛,則愛生;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。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

若於結所繫法,隨順無常觀,住生滅觀、無欲觀、滅觀、捨觀,不生顧念,心不縛著,則愛滅;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滅,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
結所繫: 結使(煩惱)所繫縛的。
由以上的經文可知,四念處的修行次第是觀察色無常、受無常、想無常、行無常、識無常、色非我、受非我、想非我、行非我、識非我、無我受、斷我慢、我欲、我使,完成喜貪盡、心解脫、斷無明、慧解脫。

學習「法念住」就是將色受想行識相依的過程作為所緣,培養正念正知,直到對色受想行識相依過程清楚為止。因為只有如此,才真正有能力做到正觀五蘊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進一步的說明,參見雜阿含大空法經、第一義空法經。

空,很多人誤解是斷滅、或是無,其實佛陀所指的空,是指不否認現在「有」的事實,但是現在「有」的事物都是因緣所生,因此畢竟有一天是因緣所滅的,因此稱之為空。

法念住隨觀諸法,在中阿含經的念處經和長部大念處經中,皆同樣指出法隨觀,念處的所緣就是五蓋五取蘊十二入處七覺支四聖諦,五種法為隨觀的對象,直到如實知無常、斷欲貪、無欲貪、滅盡無明。

修習「法隨觀五蓋」的方法


修習法隨觀貪欲蓋的方法,大念處經

於此諸比丘,比丘內心有貪欲出現時,了知於內心有貪欲;內心無貪欲出現時,了知於內心無貪欲;亦了知未生貪欲生起之因,亦了知已生貪欲斷除之因,亦了知已滅貪欲於未來不再生起之因。

修習法隨觀瞋恨蓋的方法,大念處經:

比丘內心有瞋恨出現時覺知內心有瞋恨蓋,內心無瞋恨蓋出現時覺知內心無瞋恨,亦了知未生的瞋恨生起之因,亦了知已生的瞋恨斷除之因。
瞋恨是指憎恨、懊惱、憤怒、排斥、對立、冷漠。
法隨觀瞋恨心主要就是觀瞋恨心之無常、離瞋、滅瞋。
修習法隨觀昏沉蓋的方法,大念處經:

 比丘內心有昏沉出現時,了知內心有昏沉;內心無昏眠出現時,了知內心無昏眠;了知未生昏眠生起之因,亦了知已生昏眠斷除之因,亦了知已滅的昏眠未來不再生起之因。
昏眠是指昏昏欲睡、腦智不清楚。昏眠會使心懈怠,而影響精進修行。
修習法隨觀掉悔蓋的方法,大念處經:

比丘內掉悔之時,了知當下正在內掉悔中;於沒有內掉悔之時,了知沒有內掉悔;彼知未生之掉悔生起,知已生之掉悔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掉悔於未來不再生起。
掉,即是掉舉,內心躁動不安,內心無法穩住安定,因此情緒激動,使得心無法停留在禪修中。
悔,即是追悔,對於過去所做的惡事或錯事,或是適時應該要做的善行而未行,感到後悔而憂惱。
修習法隨觀疑蓋的方法,在大念處經中佛陀說:

比丘有內疑惑之時,了知正在疑惑中;無疑惑之時,了知沒有疑惑存在;彼知未生之疑惑生起,知已生之疑惑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疑惑於未來不再生起。

總結來說,貪、瞋、掉悔、昏沉、疑五蓋的法隨觀,主要就是貪、瞋、掉悔、昏沉、疑五蓋,任何一蓋生起、消滅,都要保持正念正知地觀察清楚,並且要由五蓋生起、消滅中,
正念正知地觀察內法、外法、內外法,一切如實觀察清楚。

以下經文說明令五蓋增廣的各種原因,可藉由修行中的觀察加以印證。

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七(七一五)

(五蓋以何為食) 譬如身依食而立,非不食。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,非不食。
五蓋依於食而立: 五蓋要靠對於觸相、障礙相、微弱...懈怠、憶念生親屬覺...樂覺、三世猶豫的不正思惟來滋養才能成就。食,長養。
非不食: 若無滋養就不穩固。
(貪欲以觸相為食) 貪欲蓋以何為食?謂觸相,於彼不正思惟,未起貪欲令起,已起貪欲能令增廣,是名欲愛蓋之食。
觸: 感官、外境、識,三者接觸,進而能生起其它心理運作 (例如受、想、行),是十二因緣之一。舉例而言,眼睛、影像、眼識,三者接觸,進而能生起其它心理運作,即是「眼觸」。
(瞋恚以障礙相為食) 何等為瞋恚蓋食?謂障礙相,於彼不正思惟,未起瞋恚蓋令起,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,是名瞋恚蓋食。

(睡眠有五法為食) 何等為睡眠蓋食?有五法。何等為五?微弱、不樂、欠呿、多食、懈怠,於彼不正思惟,未起睡眠蓋令起,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,是名睡眠蓋食。
微弱: 正念微弱。
不樂: 沒興趣,感覺很無聊。在此指對修行失去興趣。
欠呿: 打哈欠、疲勞。
多食: 吃太飽。
對治方法: 加強正念 (對治微弱)、時常親近善知識、聽聞正法、同修道伴相互鼓勵、思惟正法難聞、生死苦集未斷 (對治不樂)、少事少務、精進之時要知道正確的要領、善用擇法覺支 (對治欠呿)、飲食要適量 (對治多食)、多親近精進修行的善友道伴、善加正思惟、提起精進心 (對治懈怠)。
(掉悔有四法為食) 何等為掉悔蓋食?有四法。何等為四?謂親屬覺、人眾覺、天覺、本所經娛樂覺。自憶念、他人令憶念而生覺,於彼起不正思惟,未起掉悔令起,已起掉悔令其增廣,是名掉悔蓋食。
本所經娛樂覺: 回憶過去愉快的事。
(疑有三世為食) 何等為疑蓋食?有三世。何等為三?謂過去世、未來世、現在世。於過去世猶豫、未來世猶豫、現在世猶豫,於彼起不正思惟,未起疑蓋令起,已起疑蓋能令增廣,是名疑蓋食。
猶豫: 懷疑、不確定。

修習「法隨觀五取蘊」的方法


法念住觀五蓋之後,還要進一步觀五取蘊 (又稱五受陰)。

修習法隨觀五取蘊的方法,大念住經:

復次,諸比丘,比丘於法即五取蘊,觀法而住。
然諸比丘,比丘如何於法即五取蘊,觀法而住呢?

諸比丘,於此,比丘了知,
如是,如是色之生起,如是色之滅盡;

如是,如是受之生起,如是受之滅盡;

如是,如是想之生起,如是想之滅盡;

如是,如是行之生起,如是行之滅盡;

如是,如是識之生起,如是識之滅盡。

如是或於內法,觀法而住,於外法,觀法而住,又於內外法,觀法而住;或於法,觀生法而住,於法,觀滅法而住,又於法,觀生滅法而住。

於是覺知唯有法,如是唯有正智,唯有正念,彼無所依而住,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。
諸比丘,比丘如是於法即五取蘊,觀法而住。

五蓋、六入處等的一切,都是由五蘊發展而來,如果對五蘊有所執著,那麼就是五取蘊,如果保持不執取五蘊,那麼就是正見的生活,也就是一位不再有貪瞋癡的生活者了。

修習法隨觀「六內外處」的方法


修習法隨觀六內外處的方法,大念住經:

於此,諸比丘,比丘於法,六內外處觀法而住。
然諸比丘,比丘如何於法即六內外處,觀法而住呢?

諸比丘,於此,比丘知、知、知緣其二者生結,知未生之結生起,知已生之結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;

比丘知、知、知緣其二者生結,知未生之結生起,知已生之結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;

比丘知、知、知緣其二者生結,知未生之結生起,知已生之結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;

比丘知、知、知緣其二者生結,知未生之結生起,知已生之結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;

比丘知、知、知緣其二者生結,知未生之結生起,知已生之結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;

比丘知、知、知緣其二者生結,知未生之結生起,知已生之結滅盡,又知已滅盡之結於未來不再生起。

如是或於內法,觀法而住,於外法,觀法而住,又於內外法,觀法而住;或於法,觀生法而住,於法,觀滅法而住,又於法,觀生滅法而住。

於是覺知唯有法,如是唯有正智,唯有正念,彼無所依而住,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。
諸比丘,比丘如是於法即六內外處,觀法而住。
六內入處,是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六外入處,是指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
結,指根塵識三事和合,觸所生起之束縛。
雜阿含經卷第十一(二七四)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非汝有者,當盡棄捨,捨彼法已,長夜安樂。

諸比丘,於意云何?於此祇桓中,諸草木枝葉,有人持去,汝等頗有念言:『此諸物是我所,彼人何故輒持去?』」

答言:「不也,世尊。」

「所以者何?彼亦非我、非我所故,汝諸比丘亦復如是。於非所有物當盡棄捨,棄捨彼法已,長夜安樂。

何等為非汝所有?謂眼,眼非汝所有,彼應棄捨,捨彼法已,長夜安樂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

云何?比丘,眼是常耶?為非常耶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世尊復問:「若無常者,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,世尊。」

復問:「若無常、苦者,是變易法,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,世尊。」

「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

多聞聖弟子於此六入處觀察非我、非我所,觀察已,於諸世間都無所取,無所取故,無所著,無所著故,自覺涅槃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念隨觀六內外處,如實地觀察六根對六塵,是因緣所生、因緣所滅,因此在觸受中,並沒有「我」和「我所有」,因此不會執取有「我」和「我所有」,因此不會產生罣礙,而能夠時常保持安樂。

修習法隨觀「七覺支」的方法


修習法隨觀七覺支的方法,大念住經:

復次,諸比丘,比丘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。
然諸比丘,比丘如何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呢?

諸比丘,於此,比丘於內念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念覺支存在;於內念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念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念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念覺支修習成就。

比丘於內擇法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擇法覺支存在;於內擇法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擇法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擇法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擇法覺支修習成就。

比丘於內精進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精進覺支存在;於內精進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精進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精進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精進覺支修習成就。

比丘於內喜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喜覺支存在;於內喜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喜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喜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喜覺支修習成就。

比丘於內輕安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輕安覺支存在;於內輕安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輕安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輕安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輕安覺支修習成就。

比丘於內定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定覺支存在;於內定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定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定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定覺支修習成就。

比丘於內捨覺支存在時,了知於內捨覺支存在;於內捨覺支不存在時,了知於內捨覺支不存在;彼知未生之捨覺支生起,又知已生之捨覺支修習成就。

如是,或於內法觀法而住,於外法觀法而住,又於內外法觀法而住;或於法觀生法而住,於法觀滅法而住,又於法觀生滅法而住。

於是覺知唯有法,如是唯有正智,唯有正念,彼無所依而住,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。
諸比丘,比丘如是於法即七覺支觀法而住。

修習法隨觀「四聖諦」的方法


「四聖諦」的說明,參見下列經文。

雜阿含經卷第十四 (三四四)

云何苦如實知?

謂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恩愛別苦、怨憎會苦、所欲不得苦,如是略說五受陰苦,是名為苦,如是苦如實知。
苦的總類很多,總歸是由五受陰而生起苦。
云何苦集如實知?當來有愛,喜、貪俱,彼彼集著,是名苦集,如是苦集如實知。
一切苦是來自對色受想行識五蘊的渴愛。
云何苦滅如實知?若當來有愛,喜、貪俱,彼彼染著無餘斷,乃至息沒,是名苦滅,如是苦滅如實知。
滅除苦集,因此渴愛已經滅盡無餘,此即涅槃。
云何苦滅道跡如實知?謂八聖道,如上說,是名苦滅道跡,如是苦滅道跡如實知。
苦滅道跡: 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
修習法隨觀四聖諦的方法,大念住經:

復次,諸比丘,比丘於法即四聖諦,觀法而住。
然諸比丘,比丘如何於法即四聖諦,觀法而住呢?

諸比丘,於此,比丘如實了知。
此是苦,如實了知。
此是苦之集,如實了知。
此是苦之滅,如實了知。
此是苦滅之道,如實了知。

然諸比丘,何謂苦聖諦?
生是苦,老是苦,死是苦,愁憂苦惱是苦,怨憎會是苦,愛別離是苦,求不得是苦。
簡而言之,五取蘊是苦。

復次,諸比丘,何謂苦集聖諦?
即渴愛導致再生,而且和喜與貪俱行,到處追求欲愛樂,即欲愛,有愛,無有愛。
復次,諸比丘,彼愛於何處生起,於何處止住?
凡於世間有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何者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耶?
眼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耳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鼻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舌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身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意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生起,於此處止住。

復次,諸比丘,苦滅聖諦者何也?
彼即對此愛之無餘離欲,滅盡,捨離,棄捨,解脫,無染。
復次,諸比丘,此愛於何處捨棄,於何處止滅?
於世間有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何者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耶?
眼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耳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鼻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舌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身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意於世間為可愛,可喜者,此愛即於此處捨棄,於此處止滅。

復次,諸比丘,苦滅道跡聖諦者何也?
彼即八支聖道,即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
諸比丘,此等名為苦滅道跡聖諦。

如是或於內法,觀法而住,於外法,觀法而住,又於內外法,觀法而住;或於法,觀生法而住,於法,觀滅法而住,又於法,觀生滅法而住。

於是覺知唯有法,如是唯有正智,唯有正念,彼無所依而住,不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。
諸比丘,比丘如是於法即四聖諦,觀法而住。

法隨觀四聖諦,目的就是要完成四聖諦的智慧,如此才能獲得涅槃,完成佛道。



整理自大願法師的講述: 三十七道品簡介第十三集第十四集第十五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