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讀經筆記]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因緣相應 287 經 - 逆推十二因緣、城譬

雜阿含 287 經 - 逆推十二因緣、城譬

世尊在未證得究竟智慧 (即所謂的成佛) 之前,在禪定中,思維造成人們生﹑老﹑病﹑死種種痛苦的根本原因及解決方法。

世尊思維: 緣於什麼,因而有「老﹑死」?

世尊如實思惟,沒有任何間隔地以智慧觀察,得知: 緣於「生 (出生)」,因而有「老﹑死」。

世尊依序推得: 緣於「有 (導致未來世再度受生之作用力;能牽引當來果報之業)」,因而有「生」。

緣於「取 (執取)」,因而有「有」。

緣於「愛 (貪愛)」,因而有「取」。

緣於「受 (感受)」,因而有「愛」。

緣於「觸 (眼﹑耳﹑鼻﹑舌﹑身﹑意六種感官接觸色﹑聲﹑香﹑味﹑觸﹑法六種外境)」,因而有「受」。

緣於「六入處 (眼﹑耳﹑鼻﹑舌﹑身﹑意,六種人體接收外界訊息的途徑)」,因而有「觸」。

緣於「名色 (認知的對象。眼識﹑耳識﹑鼻識﹑舌識﹑身識認知的對象為色蘊等有形的物質,意識認知的對象為受﹑想﹑行﹑識蘊等無形的概念)」,因而有「六入處」的作用。

緣於「識 (精神作用)」,因而有「名色」。

但由「識」再往前追查 (backtrace),已追查不到除了「名色」之外 ,導致「識」升起的根因 (root cause)。 (參考雜阿含 288 經: 名色緣識,識緣名色。名色和識形成了一個 loop,因此無法再往前追查根因。這也是佛法之外其他宗教的 limitation: 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﹑永生不死的靈魂存在。)

因此世尊推得: 「識」 → 「名色」 → 「六入處」 → 「觸」 → 「受」 → 「愛」 → 「取」 → 「有 」 → 「生」 → 「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」 → 「純大苦聚」集

世尊又從另一個角度探索: 若沒有什麼,就沒有「老﹑死」?

世尊如實思惟,沒有任何間隔地以智慧觀察,得知: 若沒有「生 (出生)」,就沒有「老﹑死」。

依序,世尊推得: 若沒有「有」,就沒有「生」。

若沒有「取」,就沒有「有」。

若沒有「愛」,就沒有「取」。

若沒有「受」,就沒有「愛」。

若沒有「觸」,就沒有「受」。

若沒有「六入處」,就沒有「觸」。

若沒有「名色」,就沒有「六入處」。

若沒有「識」,就沒有「名色」。

若沒有「行 (身﹑口﹑意的造作)」,就沒有「識」。(因此就連「識 - 一般所謂的靈魂」也是因緣生滅的。)

若沒有「無明 (不如實知﹑見)」,就沒有「行」。

因此世尊推得: 「無明」滅 → 「行」滅 → 「識」滅 → 「名色」滅 → 「六入處」滅 → 「觸 」滅 → 「受」滅 → 「愛」滅 → 「取」滅 → 「有 」滅 → 「生」滅 → 「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」滅 → 「純大苦聚」滅

世尊發現經由八聖道,可以:

(1) 觀察到「行」﹑「識」﹑「名色」﹑「六入處」﹑「觸 」﹑「受」﹑「愛」﹑「取」﹑ 「有 」﹑「生 」﹑「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」的本質

(2) 觀察到「行」﹑「識」﹑「名色」﹑「六入處」﹑「觸 」﹑「受」﹑「愛」﹑「取」﹑ 「有 」﹑「生 」﹑「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」的生起

(3) 觀察到「行」﹑「識」﹑「名色」﹑「六入處」﹑「觸 」﹑「受」﹑「愛」﹑「取」﹑ 「有 」﹑「生 」﹑「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」的斷滅

(4) 觀察到令「行」﹑「識」﹑「名色」﹑「六入處」﹑「觸 」﹑「受」﹑「愛」﹑「取」﹑ 「有 」﹑「生 」﹑「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」斷滅的方法。

八聖道:

(1) 正見: 正確的知見。例如因果觀﹑緣起觀﹑無常觀。

(2) 正思維: 正當的思維。遠離貪欲、瞋恚、害念等邪思惟。

(3) 正語: 正當的言語。遠離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綺語等一切虛妄不實之語。

(4) 正業: 正當的行為。遠離殺生、偷盜、邪淫等不恰當的行為。

(5) 正命: 正當的謀生方式。

(6) 正精進: 正確地勤奮: 已生惡令斷滅、未生惡令不生、未生善令生起、已生善令增長。

(7) 正念: 正確的專注;清澈的覺知。

(8) 正定: 正確的禪定。把心安住於一境而不動。

世尊親自證知、親自覺悟八正道,而得到無上究竟的智慧。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,獨一靜處,專精禪思,作是念:『何法有故老死有?何法緣故老死有?』即正思惟,生如實無間等:『生有故老死有,生緣故老死有。』

如是,有……取……愛……受……觸……六入處……名色:『何法有故名色有?何法緣故名色有?』即正思惟,如實無間等生:『識有故名色有,識緣故有名色有。』

我作是思惟時,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,謂:緣識名色,緣名色六入處,緣六入處觸,緣觸受,緣受愛,緣愛取,緣取有,緣有生,緣生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。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。

齊識而還,不能過彼: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「這識轉回,它不超越名與色」(This consciousness turns back; it does not go further than name-and-form)。菩提比丘長老解說,可能菩薩一直在尋求奧義書模式的獨存識之真我(self),但卻發現識一直依存於名色,而知道那樣的尋求是徒勞的,因而顯示連感覺為真我之最細微的識都是條件所成的(is conditioned),因而標記為無常、苦、無我。 (莊春江阿含辭典)

我時作是念:『何法無故則老死無?何法滅故老死滅?』即正思惟,生如實無間等:『生無故老死無,生滅故老死滅。』

如是,生、有、取、愛、受、觸、六入處、名色、識、行廣說。

我復作是思惟:『何法無故行無?何法滅故行滅?』即正思惟,如實無間等:『無明無故行無,無明滅故行滅,行滅故識滅,識滅故名色滅,名色滅故六入處滅,六入處滅故觸滅,觸滅故受滅,受滅故愛滅,愛滅故取滅,取滅故有滅,有滅故生滅,生滅故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滅,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。』

行: (a)最廣義的「行」是一切行,也是諸行無常的「行」。如前所述,是指現象的一切,因此並不只包含五蘊之中的行蘊而已,而是包含五蘊全體。(b)其次是五蘊中的行蘊,在這裏的行是指「造作」的意思,指的是「心的活動」。可是受蘊、想蘊、識蘊也全都是心的活動。所以這裏的行蘊,是指除去了受、想、識三蘊的其他「心的活動」而言。包含有作意(喚起注意力的作用)、觸(根境識的接觸作用)、思(意志作用)、定(精神統一)、念(不忘)、慧(知的作用)等種。在這裏最具代表性的是善惡的意志作用──思(cetana)。用「思」來說明行蘊就是這個緣故。如果行只是思的話,這是行的最狹意義,並不恰當。(中華佛學百科全書)

我時作是念:『我得古仙人道、古仙人逕、古仙人道跡,古仙人從此跡去,我今隨去。』

譬如有人遊於曠野,披荒覓路,忽遇故道古人行處,彼則隨行,漸漸前進,見故城邑、故王宮殿、園觀浴池、林木清淨

由此推得本經即為雜阿含 366 經所提到的城譬經。

彼作是念:『我今當往白王令知。』

即往白王:『大王當知,我遊曠野,披荒求路,忽見故道古人行處,我即隨行;我隨行已,見故城邑、故王宮殿、園觀浴池、林流清淨,大王可往居止其中。』

王即往彼,止住其中,豐樂安隱,人民熾盛。

今我如是,得古仙人道、古仙人逕、古仙人跡,古仙人去處,我得隨去,謂八聖道,正見、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。

我從彼道見老病死、老病死集、老病死滅、老病死滅道跡,見生、有、取、愛、受、觸、六入處、名色、識、行、行集、行滅、行滅道跡。

我於此法自知自覺,成等正覺,為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及餘外道沙門、婆羅門、在家、出家,彼諸四眾聞法正向、信樂,知法善,梵行增廣,多所饒益,開示顯發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延伸閱讀


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: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

CBETA: 雜阿含經 第 12 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