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讀經筆記] 增壹阿含經 廣演品第三 第 1 經 - 念佛法門


本經說明念佛的方式: 首先觀佛的形像,當能夠持續專注在觀察佛的形象之後,接著憶念佛的功德。

1. 觀佛的形像
如來體者,金剛所成,十力具足,四無所畏,在眾勇健。如來顏貌,端正無雙,視之無厭。
2. 憶念佛的功德 (五分法身、無等等五蘊、無漏五蘊)
戒: 戒德成就,猶如金剛,而不可毀,清淨無瑕,亦如琉璃。

定: 如來三昧,未始有減,已息永寂,而無他念。憍慢強梁,諸情憺怕。

慧: 欲意、恚想、愚惑之心、猶豫網結,皆悉除盡。如來慧身,智無崖底,無所罣礙。

解脫: 如來身者,解脫成就,諸趣已盡,無復生分,言我當更墮於生死。

解脫知見: 如來身者,度知見城,知他人根,應度不度,此死生彼,周旋往來生死之際,有解脫者,無解脫者,皆具知之。

聞如是:

一時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當修行一法,當廣布一法;已修行一法,便有名譽,成大果報,諸善普至,得甘露味,至無為處,便成神通,除諸亂想,逮沙門果,自致涅槃。云何為一法?所謂念佛。」

甘露: 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,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,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,不生因而不死。

無為處: 貪欲、瞋恚、愚癡永盡,一切煩惱永盡。又譯為「涅槃」。


佛告諸比丘:「云何修行念佛,便有名譽,成大果報,諸善普至,得甘露味,至無為處,便成神通,除諸亂想,獲沙門果,自致涅槃?」

爾時,諸比丘白世尊曰:「諸法之本,如來所說。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,諸比丘從如來聞已,便當受持。」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吾當為汝廣分別之。」

答曰:「如是。世尊!」

諸比丘前受教已,世尊告曰:「若有比丘正身正意,結跏趺坐,繫念在前,無有他想,專精念佛

正身正意:端正身體,如理思惟。

結跏趺坐:禪坐時,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。


繫念在前: 專注於當下。

觀如來形,未曾離目;已不離目,便念如來功德。

參見《增壹阿含經》阿須倫品第八第2-10經

如來體者,金剛所成,十力具足,四無所畏,在眾勇健。

十力: 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:(1)處、非處智力: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、可能的(「斯有是處」),什麼是沒道理、不可能的(「無有是處」)。(2)業異熟智力:完全了知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。(3)靜慮、解脫、等持、等至智力: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,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、有哪些深淺的層次、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。(4)根上下智力: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。(5)種種意解智力: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。(6)種種界智力: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、分類。(7)遍趣行智力: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。(8)宿住隨念智力: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。(9)死生智力: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,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。(10)漏盡智力: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,斷盡煩惱。詳見《雜阿含經》卷二十六第684經。

四無所畏: 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,而勇猛安穩。即(1)正等覺無畏、(2)障道無畏、(3)漏盡無畏、(4)出苦道無畏。


如來顏貌,端正無雙,視之無厭;戒德成就,猶如金剛,而不可毀,清淨無瑕,亦如琉璃。

如來三昧,未始有減,已息永寂,而無他念;憍慢強梁,諸情憺怕,欲意、恚想、愚惑之心、猶豫網結,皆悉除盡。


三昧:心專注於一處(或一境)而不散亂。又譯為「三摩提」、「三摩地」,義譯為「等持」。

憍: 驕傲。

強梁: 橫行霸道。

憺怕: 淡泊。


如來慧身,智無崖底,無所罣礙。

如來身者,解脫成就,諸趣已盡,無復生分,言我當更墮於生死。


生分: 生命的部分;殘存的生命。

如來身者,度知見城,知他人根,應度不度,此死生彼,周旋往來生死之際,有解脫者,無解脫者,皆具知之。

是謂修行念佛,便有名譽,成大果報,諸善普至,得甘露味,至無為處,便成神通,除諸亂想,獲沙門果,自致涅槃。

是故,諸比丘!常當思惟,不離佛念,便當獲此諸善功德。如是,諸比丘!當作是學。」

爾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延伸閱讀


[讀經筆記] 增壹阿含經 廣演品第三

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: 增壹阿含經廣演品第三

CBETA: 增壹阿含經 第2卷